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出席会议。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盛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

华东交通大学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全体党员在支部书记曹智老师的带领下共同聚焦两会,畅谈自身的感悟与体会。
此次会议提出“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通过协商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的概念,这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生动阐释。在过去的一年里,全国政协召开1次全体会议、2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2次专题协商会、19次双周协商座谈会、2次网络远程议政协商会、18次对口协商会、4次提案办理协商会、5次调研式视察考察活动……这些会议调研既谈真问题,更求实效,助推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出台实施。
商量出共识,商量出团结,商量出真情。商量的过程,是一个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是一个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就不愁矛盾得不到正确处理,关系得不到妥善协调。过去的一年,解决深度贫困地区脱贫问题;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体系;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党和人民关心的一个又一个重大问题,在人民政协议得更深、做得更实。
——刘俊杰
从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正式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今天还剩一年多的时间,“脱贫”已然成为我国当前的关键词。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从来不是单纯的财富积累,而旨在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的福祉,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从而提升民众的幸福感,可以说,改革发展的伟大历程就是不断改善民生的历史过程。
身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是为自己感到羞愧的。因为在我还为个人前途忧愁的时候,数以万计的有志青年与大众“背道而驰”,他们离开城市,驻扎边疆,投身贫苦乡村,深入民间疾苦,做村官,当老师,开展志愿服务,舍小家为大家,成为我国脱贫致富,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流砥柱。他们带着使命坐在两会的席位上,诉说问题,畅谈理想,顺民意,解民忧,这些可敬的面孔应是吾辈脊梁。
即将踏入社会的我,又该如何肩负民生责任,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呢。我想,首先应时刻关注国家的发展动态,了解和学习党的最新思想,相信党,依靠党,奉献党。其次,要踏踏实实坚守岗位,少说多做,心念人民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最后,应以优秀人才为榜样,持续学习知识,实现“思想脱贫”,提高个人格局。
——袁一梦
通过两会精神的学习,我们深刻的觉悟到:国家的兴旺发达关键在党,民族的全面振兴关键在教育。全国两会在3月3日召开,这次的两会备受关注。这次民主、团结、和谐、务实的大会,确定了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对于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两会”的热点话题,改革仍然是重点。我党要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党提高执政能力和效率,提高工作水平。反腐问题也是要加大力度的着力点,因为在过去一年,我国在反腐倡廉的道路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打击了很多贪污腐败的官员,给那些没有全心全意为百姓谋福利的政府人员沉重痛击和警醒。
全面做好今年工作,必须坚持突出主题、贯穿主线、统筹兼顾、协调推进,把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更好地结合起来。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
——卢自成
又到三月,全国人大代表带着各省人民的期盼,聚集北京,聚焦“两会”。“两会”的召开是对我国上一年度的工作总结,以及接下来一年的工作计划,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每年的两会离不开的话题总有“青年”二字,青年一代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希望,是社会生活中富有创造性的群体,无论是教育事业还是就业企业,青年都是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今年的“两会”,如旧给青年们带来了红利。
李克强总理报告中指出:坚决防止和纠正就业中的性别和身份歧视;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大规模扩招100万人;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甚至有全国政协委员建议:禁止将“双一流”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门槛。这一项项的提议字字珠玑,掷地有声,是青年学子们不断进步的福音。
我作为一名学生,一名预备党员,不仅应该关注“两会”,认真领悟“两会”会议精神,更应该聚焦“两会”的关键词,贴合自身的关键词,从而制定有效的学习工作计划,加强自身的素质建设,致力于做一名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时代新青年!
——李 青
(文:张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