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东交通大学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官方网站! 始于创新 止于至善
1、测控创新基地历史
创新基地前身为1995年成立的故障诊断开放实验室,2003年开始支持学生参与科技活动,2008年首次获批校级开放实验室,同年底达到优秀验收标准,至今已连续14年获批校级创新基地(即,开放实验室),并均顺利通过验收,期间多次获得审核性评估专家、工程教育认证专家、学校/学院领导和老师的肯定与好评。目前基地主要从事测控技术、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振动控制等方面的科技活动。
2、创新基地历史成就
连续多年积极参加全国“挑战杯”大赛,分获江西省二、三等奖5项;
2005年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获(江西赛区)三等奖两项;
2007年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获(江西赛区)二等奖两项;
2009年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获(江西赛区)三等奖两项;
2012年“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二等奖一项;
2013年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获(江西赛区)三等奖三项;
2014年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省级一、二等奖各一项;传感器创新大赛(华中赛区)省级三等奖;NI myRIO嵌入式创意方案大赛国家一等奖;
2015年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获(江西赛区)二、三等奖各一项;全国智能生活大赛三等奖一项、全国三维大赛江西赛区一等奖一项;
2016年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华东地区)一等奖;中国教育机器人(擂台对抗组)一等奖;
2017年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华东地区)特等奖二项;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和三等奖;中国教育机器人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
2018年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华东地区)特等奖二项,一等奖2项;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2项;中国教育机器人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兆易创新杯’第十三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三等奖1项;
2019年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华东地区)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中国教育机器人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华东交通大学第五届“互联网+”三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5G物联网创意赛三等奖1项、优胜奖1项;‘兆易创新杯’第十四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1项;
2020年第十二届“挑战杯”江西省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一项;中国教育机器人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兆易创新杯’第十五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三等奖2项;高邮市第二届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优胜奖1项;
2020年协助测控专业获第十五批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并获推荐第十七批省教学成果奖;
2021年获“2022年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校内选拔赛一、二等奖各一项,着手备战“2022年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
2021年获“第十届(2022年)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校内选拔赛一等奖1项,着手备战“第十届(2022年)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2021年备战教育机器人比赛(该比赛因疫情影响推迟至2022年5月)
承担省(校)级教改课题多项,承担和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14项,省(厅)级科研项目20项;
2003~2021年指导的本科毕业设计获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称号多名,获美国国家仪器(NI)2011年毕业设计竞赛3等奖1名;
2003~2021年获得教学方面的奖励多项,如全国多媒体优秀奖、校(院)讲课比赛奖、优秀共产党员、主讲教师称号等;
2008.12通过学校验收(2008学年,评定为优秀);
2009.12-2021.12通过学校验收;
近4年来,学生参与并获授权的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1项。
3、创新基地师资力量
基地师资队伍中8人拥有博士学位和高级职称。人员分工明确,教师共同完成创新基地的指导工作。成员主要为测控、机电专业教师,现研究方向均侧重于机电一体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等领域。创新基地师资队伍稳定,业务素质过硬,实践能力强,结构合理,年青教师为主,可确保基地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